close
1725年,法國探險家前往非洲旅行時,發展當地人都會吃一種小小的紅色果實,來提升味覺,豐富食物的美味,「神秘果」因緣際會被發現。
1960年,隔了二百年之餘,神秘果的資訊重新被科學家關注,由美國的農業部門的一位科學家將神秘果帶入美國,著手研究神秘果的神秘特性。
1968年,有科學家發現神秘果的神奇的變味效果是「神秘果蛋白」所致,該蛋白即使用合成也無法獲得變味功能,唯有取自神秘果方有效果。
1970年,美國FDA公告神秘果不得在美國營銷,其文沒有解釋任何原因。相傳被糖業打壓,深怕神秘果作為天然代糖應用,會衝擊糖業的生意。
1990年,廣善園藝.神秘果的家,張舜濱先生將神秘果引進台灣,作大規模植育。
2007年,日本將神秘果的基因植入番茄,使得番茄也有神秘果蛋白,產生變味效果。
2007年,歐洲有經銷商對神秘果有興趣,來台取自神秘果錠到國際行銷。
2008年,美國亦有經銷商將神秘果錠引入美國銷售。
2008年,西奈山腫瘤醫療中心研究發現:《Treatment of taste alterations in chemotherapy patients using the "miracle fruit":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a pilot study》
神秘果致今已被發現300年之餘,神秘果現在儼然成為世界通曉的東西。
目前有上百篇的神秘果研究文獻,從神秘果的變味機制研究、功效益處研究,對神秘果的研究已有透徹的了解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